公开/公告号CN1121899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恒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22372.0
申请日2020-11-05
分类号A45D20/10(20060101);A45D20/12(20060101);
代理机构44454 深圳市朝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谭育华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新田社区新田大道71-1号A栋3层-4层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0:39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棒型吹风机及分离式会聚气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吹风可用来速干毛发及定造型,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电产品之一。常见的电吹风外形极像“T”或“7”型,即由手柄+主体两大单元组成,手柄单元分为可折叠或不可折叠。该结构导致电吹风体积较大,造成携带极为不便。如将上述的两大单元合为一体,电吹风的体积将会大大缩小。为了缩小电吹风的体积,若将上述的手柄+主体两单元组成合为一体,其风道结构的设计、进风口位置与出风口却不在同线上,大大减少了风量、风压的损耗,形成为了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款新结构的手持棒型吹风机,采用出风口单元与主体可分离的设计,并具有会聚气流,所射出的气流的风量、风压损耗低较低,体积小且结构简单之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手持棒型吹风机,包括:会聚气流装置、本体以及本体内从上至下设置的加热元件、电路控制器和无叶风机,所述本体下部设置有N个入风孔,所述本体上方可拆卸连接有会聚气流装置、所述本体下方设置电源部件,所述电源部件分别与加热元件、电路控制器和无叶风机电连接;所述无叶风机将空气形成气流从入风孔吸入本体内,最终从会聚气流装置上的出风口吹出。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本体为圆柱状结构,圆柱外表面有N小弧形的切面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会聚气流装置下部及本体上部设置有磁性材料,所述磁性材料为磁石环或吸磁环,磁性材料为烧结或粘接钕铁硼。
在一些实施例,会聚气流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壳体侧面设置的出风口、壳体下部的磁石环或吸磁环,出风口内设有位于两侧的口袋型聚气流风道和中部的中空风道,中空风道可为圆形、椭圆形或跑道形,聚气流风道用于提高出风口所吹出气流的风量和风压。
在一些实施例,会聚气流装置的外壳内壁设有云母,云母用于隔热隔温效。
在一些实施例,会聚气流装置外部材质热变形为温度超过180度以上的耐高温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出风口为圆形、椭圆形或跑道形,出风间距为1~4mm,优选2~3mm。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无叶风机为转速10万RPM以上的无叶风机。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会聚气流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壳体侧面设置的出风口、壳体下部的磁石环或吸磁环,出风口内设有位于两侧的口袋型聚气流风道和中部的中空风道,中空风道可为圆形、椭圆形或跑道形,聚气流风道用于提高出风口所吹出气流的风量和风压。
在一些实施例,会聚气流装置的外壳内壁设有云母,云母用于隔热隔温效;会聚气流装置外部材质热变形为温度超过180度以上的耐高温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会聚气流装置一端设有磁石环,磁性为强磁,与圆柱本体出风口端上设定的吸磁环,可通过磁场相吸原理,可完全接合,拆装极为方便。
2.会聚气流装置结构简单,在出风口位置设有聚气流风道,大大提出风口所射出气流的风量,风压,起到速干发效果。
3.会聚气流装置内部设有耐云母,云母具有隔热隔温效果,防止热气流散发,避免会聚气流外壁长期高温的冲击,表面烫伤。
4.一种新的手持棒型吹风机分离式会聚气流装置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所述的吹风棒为圆柱状结构,且圆柱外表面有N小弧形的切面单元,放置平面或手持使用时,不易滑动,避免滚动或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的手持棒型吹风机气流方向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的手持棒型吹风机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会聚气流装置与吹风机本体接合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会聚气流装置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会聚气流装置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会聚气流装置会聚风道剖视图。
图中具体标号如下:
1、圆柱状结构 2、无叶风机 3、电路控制器 4、加热元件
5、会聚气流装置 6、固定盖板 7、电源 8、入风孔
9、出风口 10、吸磁环 11、电源开关 12、档位开关
13、磁石环 31、云母 50、聚气流风道 51、中空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请参考图1-6,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持棒型吹风机,包括:会聚气流装置5、本体1以及本体内从上至下设置的加热元件4、电路控制器3和无叶风机2,本体1下部设置有N个入风孔8,本体1上方可拆卸(磁吸)连接有会聚气流装置5、本体1下方设置电源部件7,电源部件7分别与加热元件4、电路控制器3和无叶风机2电连接;无叶风机2将空气形成气流从入风孔8吸入本体1内,最终从会聚气流装置5上的出风口9吹出。
在一些实施例,本体1为圆柱状结构,圆柱外表面有N小弧形的切面单元14。
在一些实施例,会聚气流装置5下部及本体1上部设置有磁性材料10,磁性材料10包括:磁石环或吸磁环,磁性材料10为铝镍钴、钐钴、钕铁硼,优先为烧结或粘接钕铁硼。
在一些实施例,会聚气流装置5包括壳体以及壳体侧面设置的出风口9、壳体下部的磁性材料10(磁石环或吸磁环),出风口9内设有位于两侧的口袋型聚气流风道50和中部的中空风道51,中空风道51可为圆形、椭圆形或跑道形,聚气流风道50用于提高出风口所吹出气流的风量和风压。
本申请中,会聚气流装置5的磁环及本体1末端处的吸磁环磁场相吸原理,将会聚气流装置5及圆柱状本体1完全接合,经会聚气流装置5结构所射出的气流,可最大限度减少风量、风压的损耗,降低风向改变造成的对风道外壁长期高温的冲击,延长使用寿命,会聚气流装置可任意拆卸,更有利于方便携带,具有强烈突破性的外观干发器具。
在一些实施例,会聚气流装置5的外壳内壁设有云母31,云母31用于隔热隔温效。
在一些实施例,会聚气流装置5外部材质热变形为温度超过180度以上的耐高温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出风口9为圆形、椭圆形或跑道形,出风间距为1~4mm,优选2~3mm。
在一些实施例,无叶风机2为转速10万RPM以上的无叶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本体1圆柱外表面还设置有与电路控制器3电连接的电源开关11和档位开关12。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分离式会聚气流装置,可用于手持棒型吹风机上,与吹风机本体可拆卸连接,可拆卸、可分离。该分离式会聚气流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壳体侧面设置的出风口9、壳体下部的磁性材料10(磁石环或吸磁环),出风口9内设有位于两侧的口袋型聚气流风道50和中部的中空风道51,中空风道51可为圆形、椭圆形或跑道形,聚气流风道50用于提高出风口所吹出气流的风量和风压。
在一些实施例,会聚气流装置5的外壳内壁设有云母31,云母31用于隔热隔温效。
在一些实施例,会聚气流装置5外部材质热变形为温度超过180度以上的耐高温材料。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机译: 具有气流控制装置的手持式吹风机
机译: 具有气流控制装置的手持式吹风机
机译: 具有气流控制装置的手持式吹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