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药物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药物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由麻黄、桂枝、细辛、独活、桑寄生、黄芩、防风、白芍、怀牛膝、丹皮、茯苓、泽泻、甘草制成,各成分药量为:麻黄6-12克,桂枝6-15克,细辛3克,独活15-30克,桑寄生9-18克,黄芩6-15克,防风6-12克,白芍6-15克,怀牛膝9-30克,丹皮9-18克,茯苓6-15克,泽泻6-15克,甘草3-9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357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海泉;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23333.6

  • 发明设计人 王海泉;

    申请日2013-06-06

  • 分类号A61K36/884;A61P19/08;A61P29/00;A61P25/0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经五路324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05: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84 授权公告日:20160504 终止日期:20170606 申请日:201306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5-04

    授权

    授权

  • 2016-04-06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84 登记生效日:2016031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60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6-25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88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606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5-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84 申请日:201306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23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药处方。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腰部疾患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2%。据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年龄一般为20-50岁多发,常见于久坐或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有关资料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4-5、腰5骶1突出占90%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使相邻的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后如不及时治疗可继发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后凸、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一系列改变。由于腰椎生理平衡的破坏,还可引起腰部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如棘间韧带损伤、臀上皮神经损伤、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损伤等病变,是许多病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痛苦。椎管狭窄的症状表现是指各种形式的椎管、神经管以及椎间孔的狭窄,及软组织引起的椎管容积改变及硬膜囊本身的狭窄等引起的一系列腰腿痛及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称为腰椎管狭窄症。本症好发于40-50岁的男性,尤其是腰椎4-5和腰5骶1最多见。其主要症状是腰腿痛,常发生一侧或两侧根性放射性神经痛,严重者可引起两下肢无力,括约肌松弛、二便障碍或轻瘫。椎管狭窄症的另一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多数患者当站立或行走时,腰腿痛症状加重,行走较短距离,即感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越走越重。当略蹲或稍坐后腰腿痛症状及跛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从目前临床治疗腰部疾患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医不提倡手术,以推拿整骨、针灸、外用膏药、熏蒸、药浴为主,但就中医病机而言,腰部疾患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总离不开湿邪为患,内因多为肝肾亏虚,腰府失其所养,以上外治方法短期内缓解疼痛效果还好,但却无法根治,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没从根本上加以施治。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药制剂——活血通督汤就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它的奥秘在于能够祛风寒湿邪、补益肝肾气血。风寒湿邪客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膝疼痛,久则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药制剂,其由麻黄、桂枝、细辛、独活、桑寄生、黄芩、防风、白芍、怀牛膝、丹皮、茯苓、泽泻、甘草制成,各成分药量为:麻黄6-12克,桂枝6-15克,细辛3克,独活15-30克,桑寄生9-18克,黄芩6-15克,防风6-12克,白芍6-15克,怀牛膝9-30克,丹皮9-18克,茯苓6-15克,泽泻6-15克,甘草3-9克。该中药制剂的主要功效是解表发汗、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活血祛瘀、补益肝肾、益气养血。 

本发明也提供了制备活血通督汤中药制剂的剂型,可以共同浸泡30分钟后文火熬制20-30分钟,再加水熬制20分钟左右,前后二次的药液混合后等分,早饭后晚饭后各服一次,服药后多服用热粥,以微微出汗为佳。也可以按处方做成胶囊、片剂、蜜丸等,服法同前。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不是简单的止痛就好,而是一个长期对全身的气血阴阳调节的过程。活血通督汤是对腰部及各脏腑的全面调节,通过活血化瘀使全身的血管恢复弹性.由原来的气血不足到人体各器官趋于正常的缓慢过程,特别是对肝肾调节更加明显.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患者服用活血通督汤2-3个疗程后(1个疗程为1个月),药物中的有效活性分子进入血液,直达病变部位,在活血止痛过程中,以滋肝补肾为主,修复人体腰椎受损的各组织,逐步控制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的发病机制,促进血液循环,在活血止痛中起到协调与综合治疗功能,从根本上彻底逆转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发病机制,使身体达到康复。它具有:1、标本兼治。它突破传统的治疗局限,该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抑制心、肝、肾等重要脏腑的病变,整体调整。2、滋肝补肾。打破传统疗法的为止疼而止疼,它能调整各脏腑的失调、阴阳失衡所致的外邪内阻及肝肾阴虚。3、不同与常规处方。它是用多种药物,联合突击,改善供血循环,纠正阴阳平衡,解除腰部由于水肿炎症所致的疼痛。4、益气补血。气血为人体阴阳平衡的物质基础,该方既注重祛风寒湿邪又达到了气血双补之功效。服用2-3个疗程,气血循环通畅,疼痛明显缓解,并加以巩固、脱离药物且病情不反复,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常规止痛方相比,活血通督汤的独特之处表现在:一是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的发病根源入手,用众多的药对人体全面调节,从解表发汗,到活血化瘀,滋肝补肾。二是本着增强血流的速度,清除血管内的淤积,使腰部的血液循环恢复通畅。三是本着提高机体免疫力、培元固本为原则,逐步改善肝肾阴虚状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应以虚实为纲,根据不同的病因病症,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以调整阴阳、滋肝补肾、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等为治疗原则,这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的有效途径,在众多的的药物中,各种药在体内起到各自的作用,单靠某种药物治疗或几味药物治疗,效果不是那么理想,而活血通督汤恰恰弥补了这个空缺。用药如用兵,必须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逆转其病理机制,防止并发症的产生,从而步入根本治疗、整体恢复、标本兼治的最佳治疗境界。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复杂的病因病理,该药以滋肝补肾为主、对各脏器全面调节,辩清虚实,做到补中有清,散寒止痛,活血祛瘀,益气养血,这是全方位调节腰部疾患的良方。其中: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     桑寄生,怀牛膝-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细辛、独活、防风-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泽泻、牡丹皮、茯苓、黄芩-清热利水,健脾渗湿除痹。     白芍、甘草-益气补血,缓急止痛 1、解表通经:药方中的麻黄,桂枝中的活性因子能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并能抗菌消炎。 

2、补益肝肾:药方中的桑寄生,怀牛膝等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功能,其有效成分能抗炎镇静,提高机体免疫力。 3、祛风胜湿:药方中的细辛、独活、防风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其有效成份能解热、抗炎、镇静、镇痛、局麻的作用。 

4、缓急止痛:药方中的白芍、甘草能益气补血,缓急止痛,有效成分能缓解痉挛,可抗炎、抗菌、镇痛,对急性炎症水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实施方式

本发明也提供了制备活血通督汤中药制剂的剂型,可以共同浸泡30分钟后文火熬制20-30分钟,再加水熬制20分钟左右,前后二次的药液混合后等分,早饭后晚饭后各服一次,服药后多服用热粥,以微微出汗为佳。也可以按处方做成胶囊、片剂、蜜丸等,服法同前。用于100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其中86位临床痊愈,14位改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email protected]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

OSZAR »